科技赋能,助力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者:国信互通科技
![]()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(第13号)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,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。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第六条提出:“鼓励工贸企业采用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,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。” 如何以科技技术,解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难题,是工贸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 1、有限空间作业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,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,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,人员可以进入作业,易造成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。在有限空间作业,往往容易因为通风不良,导致有毒、易燃易爆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,造成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伤亡事故。自2013年至2022年几年间,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95起、死亡357人。 2、管理手段单一 据调查,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基本上还是完全依靠人力监管,效率低下,难以做到全过程、全方位的管理,容易存在管理漏洞,发生安全生产事故。为此,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第六条才会提出:“鼓励工贸企业采用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,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。” 3、智能科技,助力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国信互通科技早于2019年,就采用“无线互联网+移动物联网”技术,实现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,解决了有限空间作业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管控难题。国信互通科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受限空间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系统”解决方案,更是荣获了2022年首都应急管理创新案例征集评选二等奖。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系统解决方案,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: (1)解决了以往监护人在有限空间外,无法全面监看、掌控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安全情况的难题。 (2)解决了以往企业安全负责人、监控指挥中心无法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情况的难题。 (3)解决了以往有限空间发生事故,应急救援都是依据电话报警,从而造成情况不明、事故不清、救援不力的难题。 智能科技,让有限空间作业更安全! 上一篇: 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正式发布
下一篇: 《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》解读
|